<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X
        热门关注
        所在位置:首页 > 廉韵清风 > 先锋人物 > 正文

        王俊峰:天上最亮的星是中国空间站

        1675733563749093665.jpg

        星河灿烂,中国空间站每天用16次的途经俯瞰人间烟火,这是最浪漫的流浪地球,也是在我们眼里盛开的光芒。

        1675733340620007923.jpg

        王俊峰 摄影师,“寻找中国最美星空”项目发起人,国内知名星空IP──星联CSVA联合发起人,超长植物延时TML(生命的奇迹)发起人,中秋月色摄影大赛、中国星空地理大赛评委。

        春节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在中国空间站举办了一场“宇宙级”摄影作品展,每一张照片都是摄影师在地球上抓拍到的中国空间站过境时的经典瞬间,是来自地球的一份礼物。

        尽管中国空间站是在距离地球400千米高度的轨道上运行,但只要你抬头,就有机会看到中国空间站从我们头顶掠过(过境)。因为它每天要绕地球飞行16圈,平均每1.5个小时就能转一圈,所以在地面上的中低纬度地区,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在傍晚或黎明时分看到它在天空中划过,肉眼轻松可见,是名副其实最亮的“中国星”。

        星联CSVA联合发起人、中国空间站过境拍摄者王俊峰把地球对宇宙的遥望,变成了一件群体参与的最浪漫的事。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手机或相机拍摄中国空间站过境照片和视频,和最亮的“中国星”合影。中国空间站飞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飞过故宫,飞过青海湖、上海外滩、西安古城墙、天津广播电视塔,甚至飞过自己家小区,湛蓝天幕上那道白线划过,让我们惊讶:原来天宫并不遥远。

        中国空间站流浪地球

        是我们眼中最亮的星

        航天员们的浪漫,是每天大概可以看到16次日出和日落。当空间站缓缓划过地球,目之所及是炽红的大陆、蔚蓝的海洋,以及深邃太空映衬出的地球边界交相辉映。其实在航天员一次又一次遥望地球的同时,我们也在仰望那颗天上最亮的“中国星”,因为上面有太空出差三人组,更有人类对宇宙的热爱。

        中国空间站的运行轨道覆盖了世界上90% 的人口,所以很有可能它已经在你不知情的时候从头顶掠过。白天天空太亮,你没办法看清它,而深夜又没有足够的残余阳光照亮它。好在,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左右就会绕地球一周,日出前或日落后的一个半小时内,我们有许多与“中国星”相会的机会,因为反射太阳光,它会以超高的亮度从高空掠过,这种景象作为天象是很难被超越的。

        2021年7月4日,这一天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天,三位航天员出仓成功。当天晚上,王俊峰通过小程序“天文通”的预测,发现中国空间站将从北京上空飞过。他开始等待,用眼睛在天空寻找。21点33分23秒,在自己家楼下,他用手机和相机同时记录下中国空间站从头顶飞过的画面。这个作品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报道,同时中国空间站也有了新名字──夜空中“最亮的中国星”。

        中国空间站过境的时间,一般会发生在傍晚,当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此时仍有足够的光线从空间站反射而来。此外,日出前的清晨是另一个拍摄的好时机。一次完整的过境大概会持续6分钟,它从地平线上升起,经过头顶,然后消失在地球的阴影中。

        为了让更多人掌握拍摄中国空间站的时机,王俊峰经常要普及各种知识。比如,过境总是从西边开始,最初会看到一个白色光点,静静地、平稳地穿过天空。如果看到闪烁的灯光,那基本是飞机,因为中国空间站本身不发光,它是被太阳光照亮的,而且亮度始终在变化,一般来说,空间站处于它轨迹的最高点时亮度最佳。

        王俊峰说,想找到最亮的“中国星”,先要了解空间站过境的准确信息,这是成功捕捉它的基础。很多专业的网站和小程序都能查到自己所在地空间站过境的时间、方位角、亮度等信息,可以选择其中高度适宜、亮度较高的过境机会来观测和拍摄。一般而言,拍摄中国空间站不需要专业设备,最好提前看好过境星图,用夜空中比较亮的星作为基准观测点。用单反相机或手机均可拍摄,只要“守株待兔”,镜头对着基准星点,抓住时机按下快门拍照或录像即可。 

        藏在星星里的浪漫

        做最执着的追星者

        2022年,王俊峰和伙伴们在新疆哈密做中国空间站过境直播,现场架设机器时,很多人好奇地问这是干什么?王俊峰说,我们要拍摄咱们的中国空间站。这个回答无疑引起了好奇,很多声音传到王俊峰耳朵里:“能看见吗,那么远?”“开玩笑呢吧?”王俊峰笑着说:“放心吧,一会儿就能看到了,是一颗非常亮的星星,很好看。”

        笃定的态度吸引来很多人,大家围在机器旁,时不时抬头看看天。天上一个亮点儿越来越近,越来越亮,中国空间站准时到达!直播过程中,王俊峰也会讲解“飞过大角星”“马上要飞到织女星”等天文知识,似乎从他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在闪烁。

        无数手臂指向高空,现场所有的人都在欢呼雀跃。王俊峰大喊:“大家跟咱们的航天员打个招呼吧!”所有人一同用最大音量高呼:“中国最牛!”声音震天撼地。此时,王俊峰眼里有了泪光,他一回头,发现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散发着光芒。

        一位哈萨克族大姐握住王俊峰的手说:“兄弟,太感谢你了,我真的看到我们的中国空间站了!”有一位老奶奶从头到尾跟着直播团队,还有一群小孩子一直在问各种问题。当中国空间站从头顶飞过去,很多人还在久久凝望夜空,在他们的手机里,已经存下了那颗“中国星”。

        当这颗最亮的“中国星”以比较高的高度过境时,亮度与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差不多,即使在城市里也能轻易看见,在人为光线干扰更少、能见度高的郊野,自然会看得更清楚。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完成基本建设,亮度也在增加,观测起来更加容易。

        王俊峰经常观测日月星空,从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以后,他就一直关注着相关新闻。他说:“以前看到的都是美国等国家的国际空间站,第一次看到中国的空间站从头顶飞过,感觉特别自豪。真的觉得我们祖国强大了,科技在飞速发展。中国空间站一般过境平均时间3至6分钟,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即使在城市中心也能轻松观测到。如果观测条件合适,中国空间站漫步苍穹的画面,一晚上可以看到两次。”

        藏在星星里的浪漫,让这个男人成了最执着的追星者。

        除了中国空间站,还有繁星点点在等待着他。北斗七星是我们在夜空中辨识度最高的,其实这七星组合里的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名字,也有各自的故事。比如,摇光星距离我们100至101光年,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我们生活在那颗星星上,大家可能看到的地球景象是100年前的样子。

        星空的故事,在王俊峰的心里永远既神秘又美丽。

        山野千里不停奔赴

        热爱每个漫漫长夜

        “过年”这个概念,在王俊峰眼里是每年去看流星雨。就像那首歌里唱出的浪漫,“带你去看流星雨”旋律一出,我们脑子里就浮现出一颗颗流星划过夜空,赶紧闭眼许愿。我们看过的流星雨都是“嗖嗖”的,没见过像下雨一样“哗哗”的。

        2018年年底,王俊峰在青海水上雅丹观测双子座流星雨,到了午夜,流星像天空的雨点一样划过夜空。为了统计流星的数量,王俊峰和另一个伙伴约好,手拉手背靠背,各看一半天区,以确保看到全部流星。“一颗,两颗……九颗,十颗……这又一颗!”在寒风刺骨的夜晚,两个男人在27分钟里数到了97颗流星,完成了“浪漫”的流星雨之旅。为什么非要拉手呢?因为风太大了,手不互相拉住,人就会被风吹跑。

        2017年的双子座流星雨,在内蒙古通辽。当夜非常冷,冷到让人怀疑人生。经过通宵拍摄后,王俊峰惊奇地发现,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有一片云,因为天气太冷,所有人呼出的气直接变成了云,在各自头顶飘着,如果后背能多出一对翅膀就变成天使了。他们哆哆嗦嗦地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当晚看到了600多颗流星。

        对于星空摄影师而言,什么才是挑战?王俊峰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蚊子。”在大庆拍摄月色时,需要去计算月亮什么时候出来,从哪个位置出来,拍摄距离是多远,要用多长的焦段等,这些都不是挑战。最大的挑战是要面对大庆一年四季都难见“活物”的疯狂的蚊子。当他们来到拍摄地,荒野里的蚊子总算盼来了“大餐”。密密麻麻的“蚊子云”像是给他们每个人穿了一件大风衣。王俊峰眼睛眨了一下,居然夹死了两只蚊子,而更多的蚊子隔着厚厚的衣服给拍摄者送上了“超级大红包”,一个半月后才逐渐消退,显得整个人都胖了一圈儿。他说,当时觉得能活着回来就挺好。这些红肿记忆直到现在,每年一到夏天可能还会复发,但珍贵影像留下来了,也就无怨无悔。

        我们经常会说“银河”,但相信看到过的人并不多。在大多数人的想象里,银河像一条白色绸带,但在王俊峰眼里,银河是有色彩的,它明亮又绚丽,亮到让他觉得产生了幻觉,可头顶的银河真的就像云一样梦幻般飘着。在哈密的幻彩湖旁,他把睡袋放到湖边的盐碱地上,数着星星,看着多彩的银河就睡着了。

        这样的入睡是多么迷人,在梦中也会上天揽星吧。

        王俊峰说,当万籁俱寂,站在胡杨林下看着天上的星光,他就会想,人和历史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和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人该怎样更好地适应大自然,而不是去改造它呢?

        成立星联CSVA

        打通“天上与人间”

        “卧看星河归阁晚,月斜疏影转梧桐”,对星空的仰望自古有之,王俊峰希望把追星星的人聚拢在一起,让更多的人感受星河的魅力。于是,在他和蒋晨明、戴建峰、周博的联合倡议下,“星联CSVA”(China StarVision Alliance)应运而生。王俊峰的阐释是:把天上的星星和地上拍星星的人联合起来,一起做更有意义的事,带动更多人仰望星空。“仰望星空”从“认知星空”开始,“认知星空”则从星空视觉开始。

        除了为天文爱好者提供成长计划,王俊峰同时也在思考,星空这么美,如何更好地去传播,让孩子和成人学会记录、了解宇宙的故事。他指着一张银河下的剪影,说为了拍这张照片,他们从一个坡面上来下去,爬了大概十多回。他感觉在宇宙面前人类太渺小了,当四周安静下来,人就会变得纯粹,跟自然融在一起,大脑才可以腾出足够的空间思考人生。

        很多人说,看星星要去很远很荒凉的地方,其实不然,王俊峰说:“星星一直都在我们的头顶,但我们每天忙于各种事情,可能没有机会抬头仰望星空。其实城市里很多地方是可以看到星星的,我们不需要出远门。”

        近几年,王俊峰一直在策划“花与星空”选题,这个拍摄起来对环境要求比较低,在小区里拿手机就可以拍。他说:“春天的花开了,那是它一生最美好的时刻,而远在光年之外的星光也是最美好的,我们想通过花与星空,让美好穿越时空加倍,呈现在一个空间里。”


        对话王俊峰

        第一次拍摄中国空间站

        那种体验无与伦比

        记者:第一次组织大家去拍星星,参与的人多吗?

        王俊峰:我第一次组织大家拍星星是在2016年8月26日晚上,我在微信公众号发起活动,邀请大家去房山红井路观星并拍摄。本来我想能有5个人就不错了,结果有17个人参加。我们开车到山顶,夕阳西下,金色的天空慢慢开始闪现星辰,银河渐渐展现出身姿。山上风很大,我们这些久居市区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那个夜晚我们看到了一颗螺旋旋转发出声音的流星,还有肉眼可见的银河,这在城市里是难能可贵的体验。整个夜晚大家都兴奋不已,彻夜未眠,记录了很多与星空合影的作品。

        记者:天上的星星那么多,在你心里哪一颗最美?

        王俊峰:最美的当然是咱们的“中国星”。对星空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让我开始追拍中国空间站,并发现,拍摄记录中国空间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并为此而自豪。第一次拍摄到中国空间站那种无与伦比的体验和激动,让我终生难忘。

        记者:对你而言追星和拍星在生活中意味着什么,是一项工作吗?

        王俊峰:追着天上的星星,并把它们最美的样子拍下来,对我来说是一场修行。很多热爱天空的人都在默默拍摄,每年我们都要策划与星空相关的选题,当看到大家的优秀作品被各大媒体发布,被数亿人次看到,我觉得既感动又骄傲。

        记者:还有一件最浪漫的事,就是可以一起看中国空间站吧?

        王俊峰:我们的中国空间站是太空最亮的中国星,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观测,大家可以搜索小程序“天文通”,它会告诉你中国空间站几月几日在哪里飞过。你只需要抬头看就可以了,我们同赴千里共婵娟的浪漫。

        记者:一个普通人如果想成为追星星的人,除了热爱,还需要准备什么?

        王俊峰:只要心有热爱,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拍星空,常用设备就是手机,特定情况下需要带长焦镜头、单反机身、赤道仪、三脚架等,大约五六公斤。如果拍深空,设备就很重了,不过我不拍深空。当然也要强身健体,抵抗早衰。(记者 王小柔)